2012年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十二)
										时间:2012-04-06 09:56
来源: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 作者:lengke 
点击:次
             	肾血管性高血压 【 诊断 】 1.临床特点: (1) 患者一般较年轻,也可见于55岁以上突然发病的恶性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2) 病史短。 (3) 高血压发展迅速。 (4) 原为缓进型原发型高血压近期却急剧恶化。 (5) 上腹部正中或左右上腹部发生疼痛后,血压突然
										| 肾血管性高血压(责任编辑:lengke)【 诊断 】
 1.临床特点:
 (1) 患者一般较年轻,也可见于55岁以上突然发病的恶性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2) 病史短。
 (3) 高血压发展迅速。
 (4) 原为缓进型原发型高血压近期却急剧恶化。
 (5) 上腹部正中或左右上腹部发生疼痛后,血压突然急剧升高。
 (6) 既往有肾及肾周围组织外伤或与手术病史的高血压患者。
 (7) 一般无高血压家族史。
 (8) 药物疗效不满意。
 (9) 血管杂音:约80%的患者于脐上部肋脊角处可闻及高调的收缩期或收缩及舒张双期杂音。约有50%的大动脉炎患者于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10) 四肢血压多不对称、差别大,有时呈无脉症。
 2.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
 (1) 尿常规、血清K、Na、CL检查。
 (2) X线平片。
 (3) 静脉肾盂造影。
 (4) 放射性同位素肾图。
 (5) 肾扫描术。
 (6) 肌丙抗增压素试验。
 (7) 血浆肾素活性(PRA)测定。
 (8) 分肾功能测定。
 (9) 肾动脉造影。
 (1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一般可确诊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但必须强调指出,仅动脉造影见肾动脉狭窄,尚不能肯定是高血压的病因,还必须看肾动脉狭窄是否引起肾脏缺血而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及估计预后很有价值。
 【 治疗 】
 1.外科治疗。
 2.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
 3.药物治疗:对不适于手术或肾动脉成形术的患者,可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对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降压药物的要求是:
 (1)有效地降低血压。
 (2)不损害肾脏的药物。
 【 疗效标准 】
 1.治愈:手术纠正血管病变后,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2.好转:病情好转,血压下降,但未能达到正常标准。
 3.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 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