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网(www.51gaoji.com)

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网

各地

动态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贵州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海南 四川 云南 内蒙古 广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全国
2020年全国各地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2020年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分数线
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内部押题密卷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用书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答辩试题库(麻醉学)附答案(3)

时间:2015-07-29 22:40来源: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 作者:lengke 点击:
201.术前必须控制哪些心律失常? ①严重心动过缓(50次/分);②室上性心动过速(120次/分);③频发室性早搏(5次/分);④室性早搏RonT现象;⑤心室率过快(100次/分)的心房纤颤;⑥室性心动过速;⑦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01.术前必须控制哪些心律失常?

  ①严重心动过缓(<50次/分);②室上性心动过速(>120次/分);③频发室性早搏(>5次/分);④室性早搏RonT现象;⑤心室率过快(>100次/分)的心房纤颤;⑥室性心动过速;⑦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02.麻醉手术中发生心动过缓应如何处理?

  心动过缓者如情况并不紧急应先对因治疗,停止可疑的药物、纠正缺氧,必要时暂停手术操作。伴低血压或心率少于50次/分者,应给予药物治疗。首选阿托品静脉注射,若无效且能排除洋地黄所致者可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确系洋地黄所致者, 静注阿托品与苯妥因钠。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动过缓(或为Ⅲ度房室阻滞)者, 应行电起搏治疗。

  203.氟马西(泽)尼属哪类药?其药理特性有哪些?

  氟马西尼又称氟马泽尼,系苯二氮卓类拮抗药。其药理作用有:(1)拮抗苯二氮卓类所有中枢抑制效应,从而解除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2)对循环系统无影响,不引起血压和心律改变;(3)对呼吸无影响,且可拮抗苯二氮卓类引起的呼吸抑制;(4)对麻醉性镇痛药以及巴比妥类药所致的呼吸抑制无拮抗作用。

  204.氟马西(泽)尼有何临床用途?

  氟马西(泽)尼是苯二氮卓类药的拮抗药,主要用于拮抗前者的药理作用。临床上的具体作用有:(1)解救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2)诊断药物中毒。因药物中毒而致昏迷者,可试用氟马西尼。静脉注射后病人好转或清醒,可肯定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所致,否则即可排除;(3)拮抗麻醉后或ICU内苯二氮卓类药的残余作用。

  205.简述麻醉手术中心律失常的防治原则。

  对于手术病人术前准备要充分,并要提高麻醉质量和熟练手术操作,加强监测。麻醉手术中出现的心律失常一般多为暂时性的,对循环功能影响不大,勿需特殊处理。但对严重心律失常(如高度居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等)应及时纠正,否则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术中应严密观察,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应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

  206.简述麻醉和手术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处理。

  (1)I°阻滞仅P—R间期延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者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查明原因予以去除。(2)固定性II°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心脏病变所致,术中可发展成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危险性大。对此类病人除避免应用抑制心脏传导的药物外,术前应插入起搏导管,以便必要时进行心脏起搏。(3)心内手术后发生房室分离时,可试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无效者须先行临时性心脏起搏。如果传导束被结扎或切断,须安放永久性起搏器。

  207.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是指血管内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包括血液有形成分的减少,血浆量的减少或者自由水的丢失;

  (2)心源性休克:由各种严重心脏疾病引起的急性心泵功能衰竭,导致左心室不能泵出足够的血量。

  (3)血流分布性休克:包括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内分泌性休克。

  (4)阻塞性休克:由于机械梗阻造成的全身灌注减少。

  208.简述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

  早期表现为高排低阻:前负荷(CVP,PCWP)正常或偏低、总外周阻力(TPR)降低、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过度通气、皮肤温暖、神志障碍。

  后期表现为低排高阻:心排血量(CO)降低、总外周阻力(TPR)、肺血管阻力(PVR)增加、肺动脉压(PAP)升高、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IC及ARDS。

  209.简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1)对原发病的治疗、抗感染及其他辅助治疗;(2)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数,恢复及维持全身组织和器官的灌注;(3)首选药物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也可使用;(4)液体补充,维持心脏前负荷在正常偏高水平;(5)以PEEP治疗因可能发生的肺水肿导致的小气道关闭和低氧血症。

  210.简述休克的治疗原则

  (1)有效控制病因:(2)液体治疗: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心排血量;(3)应用强心药及血管活性药;(3)纠正酸中毒:阻断休克恶性循环;(4)代谢支持,保证正氮平衡;(5)改善组织灌流,预防器官衰竭;(6)控制感染。

  211.概述休克病人的麻醉选择

  (1)浅全麻是休克病人较多选用的麻醉方法;(2)休克好转前应禁用椎管内麻醉。若病情较轻且术前治疗已使低血容量得到一定程度纠正的病人,低中平面的硬膜外麻醉仍可应用,但要谨慎。(3)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呼吸、循环的干扰最小,适用于范围小且浅表的手术。

  212.简述休克病人麻醉中稳定循环的措施

  (1)稳定血压:麻醉中要继续抗休克治疗,尽可能使动脉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必要时可使用升压药以保护内脏重要器官,借以挽救生命;(2)纠正心律失常:可在去除诱因,充分给氧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抗心律失常药;(3)支持心功能:在去除原因的基础上给予正性肌力药;(4)改善微循环:在综合治疗和严密监视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改善微循环。

  213.简述休克治疗中保护肾功能的基本措施

  (1)尽快去除引致尿少的各种因素,防治严重代谢紊乱;(2)尽快足量补充血容量,恢复肾脏足够灌注;(3)保持适当的心排血量;(4)不使用高浓度血管收缩药;(5)加强监测:观察尿量,测定尿钠浓度和渗透浓度,必要时使用利尿药;。

  214. 抗休克时应用激素有哪些原则?

  (1)及早使用,休克发生后4小时内应用,越早越好,减少体液因子的形成;(2)大剂量短疗程;(3)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止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出现;(4)必须与其他抗休克措施如扩容、纠酸、给氧、病因治疗配合。

  215.如何决定出血性休克病人的手术时机?

  休克状态下实施麻醉可使休克恶化,甚至突然死亡。(1)如情况并不紧急,应待休克好转后再予麻醉与手术。(2)急性失血性休克如不立即手术止血,单凭快速输血补液不可能完全恢复血容量,从而失去了救治机会。此种情况下应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路,一面快速输血输液,一面进行麻醉与急救准备,待血压升至最低有效灌注水平(>70mmHg)、心率开始减慢时,在正性肌力药的支持下即可着手麻醉。

  216.简述安置起搏器病人麻醉中的注意事项

  (1)琥珀胆碱、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减弱起搏效果,应予避免;

  (2)术中尽量不用电灼,如必须使用应注意几点: ① 电灼器无关电极尽可能远离起搏器发生器和导线;②监测心电图,电灼时以手摸脉搏;③尽量控制电灼次数,使用双极电灼比单极安全;④ 准备好异丙肾上腺素,一旦起搏器失效则立即静脉滴注。

  217.心脏病人伴有哪些活动性心脏病应推迟行择期非心脏手术?

  (1)不稳定冠脉综合征,如CCS分级3~4级心绞痛或近期出现心梗者;(2)失代偿性心衰,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功能4级、正在恶化或新近出现的心衰;(3)显著的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有症状的心动过缓;(4)严重瓣膜疾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和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

  218.举例说明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手术风险的分级

  (1)低危手术(心脏风险<1%),包括:内镜手术、门诊手术、白内障手术、浅表部位手术、乳腺手术。

  (2)中危手术(心脏风险1~5%),包括:腹部/胸腔手术、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矫形外科手术、前列腺手术。

  (3)高危手术(心脏风险>5%),包括:主动脉或其它大血管手术、外周血管手术。

  219.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有哪些临床危险因素?

  根据2007年AHA/ACC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指南,下列疾病将作为临床危险因素:(1)具有缺血性心脏病病史者(例如有心梗病史或心电图显示有病理性Q波);(2)具有代偿性心衰或心衰病史者;(3)具有糖尿病者;(4)具有肾功能不全者;(5)具有脑血管疾病病史者。

  220.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加强监测,及时了解心血管功能变化;(2)诱导力求平顺,避免激动、屏气、呛咳、血压剧烈波动等;(3)维护心功能相对稳定,纠正影响心排血量的心率失常;(4)保证满意的通气,避免缺氧及PaCO2过高或过低;(5)维持接近正常的血容量;(6)重视手术后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方面的并发症。

  221.麻醉和手术期间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①失血,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②全麻过深或麻醉药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③心律失常;④体位改变;⑤缺氧和(或)二氧化碳蓄积;⑥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过高;⑦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等。

  222.麻醉和手术期间出现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①病人精神紧张、术前用药量不足,入手术室时血压增高,尤其是高血压病人术前降压治疗不满意;②全身麻醉深度不够或部位麻醉止痛不全;③气管插管或外科操作引起强烈的交感应激反应;④早期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⑤输血、输液过量等。

  223.麻醉和手术期间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应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改善心肌收缩力;(2)应用血管扩张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室射血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3)建立良好的通气,充分供氧,改善氧合;(4)防治严重的心律失常;(5)避免容量过负荷,必要时给予利尿等措施。

  224.产生高排低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特征?应如何处理?

  手术前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体外循环的血液释放效应为产生高排低阻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状态下,心输出量正常或高于正常,心率较快,外周阻力低,血压较低。

  持续输注低浓度的α受体兴奋药(如去氧肾上腺素等),可增加外围血管阻力,使心率减慢,血压升高,有利于维持心肌有效的灌注压及心肌氧供需平衡。

  225.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原发疾病: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最常见原因(90%);(2)血液动力学变化:(3)心动过速:使心肌耗氧量增加;(4)严重心动过缓(〈50次/分〉;(5)血气异常,致心肌氧供不足;(6)应激反应;(7)神经反射;(8)麻醉药的影响。

  226.冠心病病人术前用药的原则是什么?

  (1)术前需要充分镇静,消除紧张情绪。(2)冠心病人术前的抗高血压药、强心药以及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等,均应一直延用到手术当日早晨。(3)根据心绞痛分类选用术前用药,劳力性心绞痛病人术前可口服β-受体阻滞药;自发性心绞痛病人则口服钙通道阻断药;混合性心绞痛病人则两者同时使用。

  227.简述冠心病病人麻醉处理原则及要点

  麻醉处理原则: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在充分供氧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

  麻醉处理要点: (1)防治低血容量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压;(2)防治高血压和心动过速;(3)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4)预防肺部并发症;(5)避免高热和寒战等使耗氧量增加的因素;(6)消除疼痛、焦虑、恐惧等因素。

  228.术前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人是否应该停药?

  目前研究表明抗高血压药的应用不是导致麻醉下循环抑制的唯一因素,也不是主要因素。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即使手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也不一定能防止低血压。另外,手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血压可严重升高,有引起心梗、心衰、脑血管意外等危险。因此一般不主张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

  229.高血压病人在麻醉中出现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全麻药的心肌抑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减少;(2)椎管内麻醉阻滞交感神经,使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3)低血容量;(4)心律失常;(5)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抑制血管运动张力,当体位突然改变时即可发生低血压;(6)手术中的刺激、内脏牵拉所致迷走反射。

  230.如何防治高血压病人术中的低血压?

  (1)保证足够的血容量;(2)选用对心血管抑制弱的麻醉药,尽量应用联合诱导以减少各自用药量;(3)手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防止过度牵拉内脏;(4)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

  231.高血压病人预防插管时高血压反应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喉部和气管内充分的表面麻醉;(2)插管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3)麻醉诱导前硝酸甘油滴鼻;(4)气管插管前给予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断药;(5)气管插管时麻醉达一定深度。

  232.什么是围术期高血压危象?如何治疗?

  高血压危象是指动脉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以眼底视乳头水肿伴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治疗方法 (1)迅速降压:是唯一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进一步损害。(2)充分镇静:必要时给予人工冬眠。(3)保护重要脏器:如利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233.常用的有创监测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何并发症?

  (1)动脉插管测压,并发症有血栓、栓塞、出血、感染;(2)中心静脉插管,并发症有心包填塞、气胸、血胸、水胸、空气栓塞、血肿、感染;(3)肺动脉漂浮导管,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气囊破裂、肺梗塞、肺动脉破裂和出血、导管打结。

  234.何谓氧中毒?有何病理改变?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所引起的急性肺损害称为氧中毒。

  氧中毒的病理改变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吸氧后2~4天)为肺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少量间质水肿液存留;晚期(4天后)为增生性改变,部分Ⅰ型细胞破坏、呼吸膜增厚,7天后Ⅱ型细胞增生并伴有透明膜形成等。

  235.怎样预防氧中毒?

  为预防氧中毒的损害,氧治疗时须注意:①长时间氧疗吸氧浓度不应高于60%;②必须吸入100%纯氧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③积极治疗肺部病变, 改善气体交换条件,逐步降低吸氧浓度,尽量缩短吸入高浓度氧的时间。

  236.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原则

  左房压力及容量超负荷致肺静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左室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右室功能障碍甚或衰竭,多伴有房颤及血栓。

  麻醉时应避免心动过速及过缓,可用洋地黄控制心率,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足够的主动脉舒张压以供应冠脉血流。

  237.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原则

  左房、左室容量超负荷,血液返流导致前向搏出量减少和低心排,可发生左房扩大、房颤、右心衰及肺水肿。

  麻醉时应避免高血压及心动过缓,降低返流量,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左室功能。

  238.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原则

  左室排血受阻,压力超负荷,作功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左室明显肥厚或扩张,顺应性下降;

  麻醉时应避免心动过速及过缓,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尽可能避免使用正性肌力药,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足够的血压。

  23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原则

  左室作功增加,容量超负荷,左室肥厚及扩张,但舒张压低,冠脉血流量少。

  麻醉时应避免高血压及心动过缓,应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返流量,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240.主动脉瓣狭窄病人麻醉处理最关键的是什么?为什么?

  需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以维持血压,而应用血管扩张药则非常危险。

  主动脉瓣狭窄使左室收缩过度负荷,导致左室肥大而不扩张,心室顺应性显著降低,所以必须维持较高的心室充盈压以维持心脏功能。由于心排血量减少,需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维持血压。如应用血管扩张药,周围血管扩张,将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V)导致每搏量下降,产生急剧而严重的低血压。

  241.法洛四联症病人病理生理改变及麻醉处理原则是什么?

  本症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四个病理解剖改变的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麻醉前应充分镇静避免缺氧危象;麻醉中应维持体循环阻力,降低肺循环阻力,提供轻度心肌抑制和较慢的心率以减少右向左分流和降低动力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畸形矫正后,应积极支持右室功能和降低肺血管阻力。

  242.简述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首先是纠正病因和诱因,特别是非心脏病病因或诱因。

  (2)控制心力衰竭:①减轻心脏负荷,包括前负荷和后负荷;②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③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243.请简述体外循环的主要设备及其基本原理?

  体外循环的主要设备就是人工心脏和人工肺。其他附属设备包括联结管道系统,心内血液回收贮血槽,热交换器,水泵,微小栓子滤过器及各类监测仪,共同组成完整的体外循环装置。

  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人体的血液从人体静脉系统引出体外,先经人工肺代替自然肺进行气体交换,再由人工心脏代替自然心脏泵如人体的动脉系统,以维持各脏器及组织的代谢需要。

  244.有创监测周围动脉压的适应证有哪些?

  ⑴各类危重病人;⑵严重创伤、大量出血和循环机能不全病人的手术;⑶术中拟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者;(4)需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病人;(5)染料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的病人。

  245.监测CVP的插管指征有哪些?

  ⑴严重创伤、休克、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等危重病人;⑵需接受大量、快速输液的病人;⑶需长期输液治疗的病人;⑷手术危险性大、复杂程度高的病人;(5)麻醉手术中需施行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和控制性低温的病人;(6)手术本身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者(如体外循环手术);(7)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的病人;(8)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病人;

  246.中心静脉插管的禁忌证有哪些?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局部皮肤感染或有血肿者应另选穿刺部位;(3)血气胸患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247.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多少?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有何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为6~12cmH2O。

  麻醉中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意义有:①可及时发现低血容量; ②了解右心对容量负荷的承受能力;③指导输液的量及速度;④结合血压和尿量可鉴别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容量;⑤了解对血管活性药的反应。

  248.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有哪些?

  ①血容量。大量或快速输液致血容量增加时其值上升,而失血、脱水时其值下降;②血管活性药。血管扩张药使其值下降,血管收缩药使其值上升;③胸腹腔压力。上升时其值增高,减压后其值下降;④心功能(尤其右心功能)不全时其值上升,心功能改善后其值下降;⑤肺内压。正常平静呼吸时其值可波动1~2cmH2O,而呛咳、闭气或正压机械呼吸时其值上升;⑥心包压塞或纵隔受压时其值上升,减压后则下降。

  249.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出现心包压塞应如何处理?

  ⑴立即中断静脉输入;⑵降低输入容器高度使之低于病人的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尽量吸出心包腔和纵隔内积血和积液,然后慢慢拔出导管;⑶如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且病情未得到改善,应考虑做心包穿刺减压。

  250.漂浮导管监测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可持续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从而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压和前负荷;(2)可采取混合静脉血,测定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计算排血量和静脉血掺杂情况;(3)可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

  251.漂浮导管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用于哪些方面?

  ①区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②指导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治疗;③诊断肺高压;④发现心肌缺血;⑤估计左心前负荷;⑥指导体液治疗;⑦评估氧供需平衡。

  252.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有哪些?

  (1) 心血管手术;(2) 神经外科手术;(3) 血供丰富组织和器官的手术;(4) 精细的中耳手术或显微外科手术;(5) 大量输血困难或须限制输血量病人的手术;(6)麻醉期间的血压过度升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253.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有哪些?

  (1)器质性疾病 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变,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病人。

  (2)全身情况 显著贫血、休克、低血容量、或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

  (3)技术方面 麻醉医师不熟悉控制性降压基本理论和技术。

  254. 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1)脑栓塞和脑缺氧;(2)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栓塞、心力衰竭和心搏骤停;(3)肾功能不全、少尿、无尿;(4) 呼吸功能障碍; (5) 血管栓塞;(6)反应性出血;(7)持续低血压和苏醒延迟。

  255.行控制性低血压时,为什么需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因在控制性低血压时,肺血流减少使生理死腔增加,死腔量与潮气量比值(VD/VT)可以从0.3增至0.6-0.8,通气/血流比值(V/Q)平衡破坏,特别是在头高位时更明显,可致肺内静脉血掺杂增加,使PaCO2降低。用扩血管药降压时,还阻止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更使V/Q比值破坏,所以控制性降压时,应予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充分供氧才安全。

  256.简述L试验及其治疗意义?

  L试验是在失血性休克病人粗略估计缺血量的举腿试验。即病人平卧时将两腿举成90度角,观察30秒,记录血压变化,如收缩压上升10mmHg即为L试验阳性,说明血容量已足,低血压是由于血管张力低下所致,可用缩血管药治疗。如举腿试验阴性,即表示血容量不足,应补充血容量。因此L试验对休克治疗有参考指导价值。

  257.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原有ECG和直接动脉压监测者,在其发生的瞬时即可确诊;②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③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不到血压;④心音消失;⑤自主呼吸在挣扎一两次后随即停止。

  258. 心跳骤停如何分型?各有何特点?

  (1)心搏停止(心室停顿):心脏大多数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无任何动作,ECG呈一直线

  (2)心室纤颤:心室呈不规律蠕动。张力弱、蠕动幅度小者为细颤,ECG表现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小波;张力强、蠕动幅度大者为粗颤,ECG为不规则锯齿状大波

  (3)心电机械分离:ECG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而心脏并无有效的搏血功能

  259.麻醉下心室纤颤的表现与常见的原因?

  意识突然消失或抽搐、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大动脉无搏动、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紫绀以及术野不出血等。

  室颤常见的原因有:①缺氧;②二氧化碳蓄积;③麻醉过深;④迷走神经反射;⑤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⑥电解质紊乱;⑦过敏与类过敏反应等。

  260.简述全麻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诊断,并列出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全麻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可有低血压、脉压小、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皮肤苍白或紫绀和心音低弱等,心电图呈现ST偏移,T波增高或倒置或有Q波。

  诱发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有:(1)冠心病病人;(2)高龄;(3)动脉硬化病人;(4)高血压;(5)手术期间有较长时间低血压;(6)长时间(≥4h)手术;(7)心血管手术。

  261.胸外电除颤时,极板的位置应放于何处?

  胸外电除颤时,电极板放置的位置通常有三种:①一个极板放于胸骨右缘锁骨下凹,另一个极板放在左乳头左侧的腋前线处;②一个极板放在胸骨右缘第二或第三肋间,另一个放在心尖部;③一个极板放于左肩胛下(避开骨质), 另一个放在胸骨右缘第二(或第三)肋间。

  262.直流电除颤时如何正确选用电能?

  胸外直流电除颤时的起步电能为200J(焦耳)或3J/kg,如无效而行二次电击时改为300,,最大为360J。小儿胸外首次电击除颤时用2J/kg,再次除颤时用4J/kg。

  胸内成人电击除颤时用5~30J(不超过40J),小儿用5~20J。

  263.为提高胸外电除颤的效果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尽快纠正心肌缺氧;②电极板应置于正确位置;③极板应避开骨质部分;④使两极板之间连线应通过心脏;⑤使极板紧贴皮肤并对极板施加10公斤左右的压力;⑥在呼气末进行电击;⑦两次电击的时间不宜过长。

  264.心肺复苏时哪些药可经气管内注射?如何给药?

  心肺复苏时在尚未建立静脉通道前,经气管内注药,现知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可经气管内注射。经气管注药的剂量为静脉给药剂量的2~2.5倍,但药物的维持时间为静脉给药的2~5倍。

  其方法是,将所用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经一条比气管导管稍长的细导管将其插入气管导管远端,暂停胸外按压,用力推注药物.注射完毕再胀肺几次。

  265.简述心肺复苏操作的基本要领?

  ①病人须卧于硬板床上,或在背后垫一硬板;②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小儿按压胸骨中1/3,新生儿为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③对准脊柱方向垂直下压;④按压力量以使胸骨下陷3~5cm为度;⑤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例各占50%;⑥成人每分钟按压60~80次, 小儿100~120次;⑦一人抢救时每按压胸骨15次,人工呼吸2次.二人同时抢救时, 每按压胸骨4~5次,人工呼吸1次。

  266.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是什么?有哪些并发症?

  胸外按压的要领如掌握不当,可发生以下一些并发症:①肋骨骨折; ②胸骨骨折;③气胸或血气胸;④肝脏破裂;⑤下腔静脉破裂;⑥心包填塞。

  胸外按压如果有效,可有以下一些现象:①按压时可触到大动脉的搏动; ②按压时可测到血压;③口唇和面色逐渐转红;④瞳孔逐渐缩小;⑤恢复自主呼吸。

  267.CPR心脏复跳后的后续处理包括哪些措施?其中循环稳定状态的标志有哪些?

  后续处理措施:①包括稳定循环功能;②维护呼吸功能;③调整酸碱平衡;④稳定其他脏器功能。

  循环稳定的标志:①不依赖任何升压药而血压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②分次小量试探性静注丙嗪类药物时血压不明显下降、而脉压差明显增大;③注入渗透性利尿药及袢利尿药后尿量明显增多

  268.胸外按压有哪些禁忌证?

  ①严重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②严重肺气肿、桶状胸;③脊柱畸形影响躯干放平者;④开放性气胸、胸内出血、血胸;⑤心包填塞、心肌断裂伤或穿孔;⑥胸外按压超过10分钟仍无效者。

  269.简述开胸心脏按压的指征

  (1)心跳骤停时间较长或胸外按压效果不佳持续10min以上者;(2)合并胸内损伤:胸内出血、胸部穿透伤、胸部挤压伤、连枷胸、张力性气胸、心包压塞和心脏外伤等;(3)胸廓或脊柱畸形伴有心脏移位者;(4)多次胸外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颤;(5)开胸状态下心跳停止或存在二尖瓣狭窄或梗阻(如粘液瘤脱落)的病人。

  270.简述小儿心肺复苏的要点

  (1)对目击心搏骤停立即开始CPR和电除颤;(2)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囊面罩通气的比例为30:2(1人抢救),15:2(2人配合)。胸外心脏按压的次数为100次/分;(3)电击除颤8岁以上小儿(大于25kg)可用成人自动除颤器。1-8岁应用小儿专用自动除颤器。除颤器能量首次2J/kg,第二次及以后除颤4J/kg; (4)心肺复苏药物首选肾上腺素10μg/kg,静脉或者骨髓腔内注射。

  271.颅内高压有何临床表现?

  (1)头痛:开始为阵发性,间歇时间长,发作时间短;随着头痛发作时间延长,逐渐演变为持续性头痛,伴阵发性加剧。头痛的性质呈炸裂样;(2)呕吐:典型的呕吐为喷射样,常与剧烈头痛并发,同时有脉搏缓慢和血压增高;(3)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高压数小时即可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几天或数天后出现重度水肿。

  272.如何处理颅内高压?

  (1)应用利尿剂与限制液体量,目的主要通过脱水降低颅内压;(2)皮质激素可治疗血管性脑水肿;(3)过度通气可降低PaCO2,使脑血容积减缩及颅内压降低;(4)降低静脉压,有利于脑静脉血外流;(5)应用增加脑血管阻力的药物;(6)低温;(7)减少脑脊液;(8)手术减压。

  273.简述神经外科手术中降低颅内压的措施。

  神经外科麻醉手术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降低颅内压,首要的是麻醉平稳、气道通畅,无缺O2及CO2蓄积。但为了更好地控制颅内压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应用甘露醇和速尿行脱水治疗;(2)激素治疗;(3)脑室穿刺引流;(4)腰椎穿刺引流;(5)采取头高足低体位;(6)应用脑血管收缩药;(7)控制性降温和控制性降压;(8)实施过度通气。

  274. 神经外科手术及麻醉过程中颅内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麻醉药的影响:所有吸入麻醉药均因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而致颅内压升高;(2)肌松药的影响:如琥珀胆碱;(3)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4)呛咳、屏气;(5)输液输血过快、过量;(6)头低位;(7)脑组织创伤、水肿、脑脊液引流不畅;(8)胸、腹腔内压力增加等

  275. 颅脑手术的麻醉原则与基本措施是什么?

  颅脑手术的麻醉原则是防止颅内压增高,并设法降低颅内压。基本措施有: ①术前药不用吗啡;②避免使用增加颅内压的麻醉药(如氯胺酮);③防止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④防止呛咳、屏气等呼吸扰乱;⑤如无严重低血容量应限制液体入量 ⑥头部适当抬高(10~15°);⑦适度过度通气(PaCO225~30mmHg);⑧给予甘露醇和呋噻咪(速尿) 脱水利尿;⑨静注利多卡因或硫喷妥钠;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276.颅内手术麻醉诱导应注意什么?

  (1)诱导要求平稳,应采取较深的麻醉,避免呛咳、屏气等加重颅内高压;(2)丙泊酚可降低脑血流及脑耗氧,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同时局部表面麻醉,应尽可能减少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3)肌松药应避免应用琥珀胆碱,防止肌颤加重颅内高压;(4)应避免插管操作中头过度后仰,防止导致延髓受压而出现危险。

  277.颅脑手术时应用甘露醇有哪些主要注意事项?

  ①准确掌握剂量(通常为1.0~1.5g/kg);②静脉滴入后10分钟起效,30分钟左右发挥最大利尿效果.故应在切开硬膜前20分钟滴注完毕;③充血性心衰者禁用,可改用呋塞咪(速尿);④小儿脑外伤24小时内不宜使用,以免因输入量多而在降颅内压前先使颅内压增高。

  278.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特点有哪些?

  (1)多为急诊手术;(2)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麻醉诱导应慎重用药;(3)为减少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抑制及喉镜刺激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和心血管反应,通常选用快速静脉诱导;(4)对术前已昏迷且饱食的病人,可在保留自主呼吸的状态下行气管内插管;(5)特别强调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免加重心脏和脑损伤;(5)术后应给予适当的脑保护措施。

  279.重度高血压重要器官并发症有哪些?

  (1)脑部表现: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2)心脏改变:可有心肥厚和心脏扩大,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3)肾脏改变: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4)动脉改变和眼底改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和眼底改变。

  280.脑动脉瘤手术麻醉特点?

  (1)麻醉诱导平稳,防止血压过高。(2)分离钳夹动脉瘤前,必须维持动脉瘤及母动脉压力稳定。(3)麻醉维持应相对较深。(4)为便于剥离动脉瘤,在接近母动脉前实施控制性降压。(5)可采用低温麻醉

  281.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的麻醉特点。

  (1)大部分脑血管疾病伴有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征象,应特别注意;(2)手术具有半急症性质,由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频繁,脑组织可能肿胀,并有颅内压增高,麻醉时应保持头位略高,适当应用脱水利尿剂减轻脑水肿;(3)若术中行血管吻合,应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和罂粟碱,以利于维持新吻合的血管通畅,防止血栓形成;(4)对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要注意脑血栓的预防和脑保护。

  282.急性脊髓损伤的麻醉特点有哪些?

  (1)移动病人一定要轻柔,保持脊柱处于水平位,防止错位加重脊髓损伤;(2)术前适当扩容,并给予阿托品,有利于防止麻醉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3)麻醉方法应以气管内全麻为首选;(4)加强监测,对于危重患者,除常规监测外,建议采用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5)瘫痪病人常并存血钾升高,应避免应用琥珀胆碱;(6)高位截瘫病人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应注意人工调节。

  28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阻断和开放颈动脉时血流动力学容易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处理?

  ①手术牵拉颈动脉窦可强烈刺激迷走神经,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应用局麻药行局部浸润可消除此反应,必要时可暂停牵拉和应用抗胆碱药;②开放阻断钳时可出现反射性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可给予血管收缩药以适应这种压力感受器的变化,必要时可沿用至术后。

  284.简述预测颈动脉内膜剥脱 (CEA) 术后增加神经、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因素

  (1)年龄>75岁;(2)外科医师的经验,左侧颈动脉进行CEA似乎更容易在术后发生卒中,可能是由于外科技术上的困难,因为大多数外科医师是右利手;(3)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或卒中病史、心绞痛病史、舒张压>110mmHg;(4)准备行CABG而进行的CEA手术、颈内动脉血栓、狭窄靠近颈动脉虹吸部或有对侧颈动脉狭窄。

  285.肝脏病患者的在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1)术前准备尽可能纠正机体的内环境紊乱;(2)选用对肝脏血流代谢影响最小的麻醉药;(3)术中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用药,以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4)术中力求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5)术后应动态监测生化及凝血功能;(5)全程保肝治疗。

  286.严重肝病时麻醉应考虑哪些问题?

  (1)肝功能减退,可影响药物代谢;(2)血浆胆碱酯酶水平下降,可延长某些药物作用时间;(3)低蛋白血症;(4)水、电解质紊乱;(5)凝血缺陷与出血;(6)肾上皮质功能减退和贫血等。

  287.如何行以“保肝”为主的术前准备?

  (1)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口服或静脉补充多种维生素;(2)改善凝血功能;(3)纠正低蛋白血症;(4)严重贫血病人可多次少量输血;(5)减少腹水,最好在腹水消退后稳定两周再行手术;(6)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288.门脉高压的麻醉应注意那些问题?

  (1)保持镇痛完善,避免应激反应;(2)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预防低血压和右心功能不全;(3)维持血液氧输送能力,使红细胞比积保持在30%左右;(4)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5)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时补充血浆蛋白;(6)维护肾功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7)维持凝血功能,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289.肝切除手术麻醉应注意哪些特殊问题?

  (1)右半肝或右肝三叶切除常需胸腹联合切口,剖胸后应注意反常呼吸及纵隔摆动;(2)术中出血多,术前应充分作好输血准备;(3)搬动肝脏可引起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或扭折;(4)肝切除时可因大量失血引起严重低血压;(4)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破裂不但可引起大出血,还可发生气栓;(5)体温易下降。

  290.简述常温下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要点

  (1)常温下阻断肝血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2)阻断和开放阻断大血管时都会引起暂时性血压波动,阻断腹主动脉时血压会剧升,开放腹主动脉时血压会剧降;可适当应用升压药和降压药;(3)积极预防水电紊乱和酸碱失衡,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

  291.肝脏外伤麻醉应注意什么?

  (1)首选气管内插管全麻;(2)术中有可能阻断腹主动脉,应监测上肢血压;(3)有可能阻断下腔静脉,静脉通道亦应选在隔肌上,通常要在上肢、颈部或锁骨下开放几条大静脉;(4)麻醉诱导应选用对心血管系统抑制较轻的药物;(5)麻醉维持主要依赖镇痛剂、肌松剂及催眠类药物;(6)麻醉管理最重要的是维持充足的血容量和凝血功能。

  292.怎样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中的肾功能不全?

  (1) 保护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就是维持肾的灌注,白蛋白在预防及治疗由肝肾综合征引发的自发性腹膜炎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开腹导致大量腹水(>5L)流出,此时应采用输入白蛋白的方法来防止肾脏失代偿:每放出1L腹水,相应地输入6~8g的白蛋白;(2) 可选择血管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3) 补充血容量以胶体为主;(4) 为维持尿量,可给多巴胺、甘露醇、速尿。

  293.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①注意休息增加营养:给予富含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②维持水电酸碱平衡;③控制高血压和心律失常;④治疗心力衰竭者,改善心功能;⑤纠正血容量不足及贫血。

  294.肾移植术中管理要点有哪些?

  (1)若采用全麻,宜轻度过度通气;(2)术中容量治疗应注意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调配;(3)血压宜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血管吻合完毕开放血流前,保证移植肾有足够的滤过压;(4)移植肾循环建立后,如尿量偏少或无尿,可静脉注射速尿,甘露醇;(5)高钾时给钙剂及碳酸氢钠。若出现代谢性酸血症时,可输入5%碳酸氢钠予以纠正。

  295.肾衰病人麻醉选用肌松药应注意什么?

  (1)美维松:为肾衰病人首选,因其药效短,靠血浆胆碱脂酶而非乙酰胆碱脂酶裂解,其代谢产物无肌松效应。虽然肾衰病人的血浆胆碱脂酶常有所减少,但美维松的肌松效应并不延长或稍有延长;(2)潘库溴铵:肾衰病人对此药的清除仅为正常人的1/3~1/2;(3)维库溴铵:随剂量增加药效延长且易蓄积;(4)阿曲库铵:用量大时其代谢产物清除半衰期显著延长。

  296.肾衰病人为什么不能用洋地黄改善心肌收缩力?

  ⑴肾衰难以维持钾平衡,低钾则易引起洋地黄中毒;⑵肾衰时洋地黄排泄明显减少,而易引起洋地黄中毒;⑶肾衰病人洋地黄中毒难于处理,容易出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心率失常。

  297.全麻中监测尿量的意义?如何判断尿量正常和少尿?术中少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尿量即可反映肾功能,又可反映循环功能以及体液平衡情况,因此,全麻中必须监测尿量。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不少于700ml,每小时不少于30ml(小儿每小时20ml, 婴幼儿每小时10ml),或每小时不少于0.5ml/kg。成人尿量少于17ml/h即为少尿,通常为休克、低血容量、心力衰竭、抗利尿素分泌增多以及肾血管痉挛所致。

  298.皮质醇增多症麻醉有哪些特点?

  (1)病人面颊肥胖、颈部短粗、肌力减弱,易出现气管插管困难、呼吸道梗阻;(2)呼吸储备及代偿功能差,易出现低氧血症;(3)对失血的耐受性差,易发生血压下降;(4)病人皮肤菲薄,皮下毛细血管壁变薄,有出血倾向;(5)骨质疏松,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应注意保护;(6)抗感染能力差,注意无菌操作,并应加强抗感染措施。

  299.简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麻醉管理

  主要是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麻醉前曾有心律失常或心肌病变者,应加强监测。麻醉手术期间应注意血压波动,特别是采用硬膜外阻滞时容易出现低血压,要尽快补充血容量,合理使用升压药。在进行肾上腺探查时多出现血压波动。其中合并有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其心血管代偿功能尤其不足,硬膜外阻滞常导致血压剧降,应慎重处理。

  300.简述胰岛素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要点

  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瘤)因大量分泌胰岛素而导致反复发作性空腹期低血糖,禁食、劳累、运动及精神刺激等可诱其发作。麻醉处理的要点是在围手术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1)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葡萄糖等防治低血糖;(2)减量给予麻醉前用药和肌松药;(3)术中重点是防治肿瘤切除前的低血糖和肿瘤切除后的高血糖。(责任编辑:lengk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在线客服
推荐内容